城鄉規劃的理科“表親”
單從名字上看,由于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城鄉規劃都有“城鄉規劃”四個字,很容易認為這兩個專業屬于同一學科,內容也類似。其實,兩者只是在應用領域和課程上有一定相近之處,并非直系兄弟,最多算是“表親”。
城鄉規劃是一級學科,屬于工科,之前從屬于建筑學,代表院校是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建筑老八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則屬于理科,從屬于地理學這一一級學科,代表院校是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以理科見長的院校。該專業強調地理學的學科傳統,如北聯大該專業的前身就是成立于1978年的北大分校地理系,當時專業主要師資力量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開大學等理科強校。
從應用領域上講,兩個專業之間也有相互交叉融合的特點。總體來講,城鄉規劃專業偏重于微觀,從建筑學的角度進行物質空間設計與形態表達,如土地利用、空間布局、發展形態、交通及市政設施規劃等,可以說都是城鄉規劃專業涉及的范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則側重于中觀、宏觀層面,是以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從地理學角度進行空間規劃、區域規劃和發展規劃,土地管理、房地產開發等問題也都屬于其研究范疇。
簡言之,城鄉規劃更注重建成環境本身,強調對城市空間的設計能力;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則更傾向從地理學角度關注空間格局、過程及其背后的人口、經濟、社會、環境等要素影響機理。兩者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沒有空間設計語言的城鄉規劃就是紙上談兵,無法落實成一磚一瓦;沒有綜合考量各種地理因素的空間設計,就成了盲目開發。如果說城鄉規劃更專注于城市建成環境規劃設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則更關注解決或預防城市建設發展中的各類問題。當然,在實際培養和專業應用中,兩個專業還是有很多交叉之處的,并非是學城鄉規劃的一點兒也不關注地理因素,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完全不需要懂設計。只是從學科背景而言,兩者各有側重、互有所長而已。
從人才培養上講,很多學習城鄉規劃的本科生通常要用數年時間學習和建筑學本科生相同的課程。當然,諸如素描等美術方面的基礎或培養必不可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課程設置則更為廣博,多數院校也不會像建筑學相關專業那樣強調學生的美術基礎。一般以建筑學相關領域見長的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學制都是5年,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學制一般為4年。
從招生情況來看,如果注重美術基礎的建筑學、城鄉規劃是工科中的藝術專業,那么人文地理與城市規劃也有一定文科色彩。作為一個理科專業,很多院校的人文地理與城市規劃專業是文理兼收。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該專業全國范圍內有3成多本科生是文科生。此外,該專業相對更受女生歡迎。
人才培養不只注重理論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工科重應用實踐,理科重理論研究。雖然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從屬于地理學這樣一個看似理論色彩很濃的學科,但它其實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專業。
從專業課程上看,不同院校有所區別,但基本涵蓋與地理學、建筑學、城鄉規劃相關的課程,包括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建筑學概論、區域規劃、住區規劃與設計、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場地設計、三維立體制圖、快速設計與表現等。一些院校還面向房地產行業設有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策劃、土地利用規劃、地塊分析與房地產策劃等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泛。
張景秋介紹,從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北聯大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主要培養面向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扎實的地理學和城鄉規劃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具有城市與區域調研、規劃設計、空間分析、綜合應用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質應用人才。為此,“厚理論”與“重實踐”都是不可或缺的。
為突出專業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除在日常理論教學中采取認知實習、調研設計和上機練習等方式組織的分散式實踐教學外,北聯大人文地理和城鄉規劃專業還設有一門17學時的北京市級精品實踐課程《城鄉規劃管理綜合實踐》,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遞進式、模塊化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并通過實驗室建設滿足快速發展的數字城市采集、檢索和分析應用的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空間分析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該專業還與北京市國土局勘測設計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及多家房地產公司等建立校外實習合作關系,為培養學生掌握城市與區域調研、空間分析、規劃設計和綜合應用的核心能力,了解行業運行狀態提供支撐。
有考生擔心,比起城鄉規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有些偏“冷”,尤其是深造不太方便。事實并非如此。該專業本科生如果想在國內讀研,可選擇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區域經濟學、城鄉規劃學、園林景觀學、土地管理等與該專業有關的研究生專業。在與國際化接軌的程度上,該專業不遜于城鄉規劃專業。如北聯大該專業就通過引進國外知名教授進課堂全英語授課和輸送學生走出去聯合實習及“2+2”聯合培養項目,提升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學生畢業后如想出國深造,對口專業除地理學科外,還有城鄉規劃、城市研究、不動產研究等。學生不愁無從選擇,這得益于該專業寬口徑的特點。
就業限制更小,房地產是熱門
在人們的印象中,建筑學或城鄉規劃一直是就業“熱門”。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就業領域表現如何呢?
在我國,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已被作為基本國策提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研究的內容就是通過城鄉規劃和管理,合理利用和配置資源,促進城鄉可持續發展。從大背景來看,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勢頭。
比起城鄉規劃專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更廣泛,不僅限于建筑相關領域,可主要服務于區域、城市、鄉鎮等不同層面的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等行業領域,從事規劃設計咨詢及生產管理、行政管理和應用研究等工作,或到中學從事地理教育。該專業研究方向比較多元,學生未來的職業選擇也更豐富,銀行、金融機構、外資企業、研究型事業單位、高校等都是就業出路。當然,作為我國支柱產業之一的房地產行業,長期以來也受到該專業畢業生的青睞。
張景秋介紹,北聯大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就業主要集中在地產公司的項目策劃、規劃設計咨詢公司的文案策劃和設計制圖,國土、住建、規劃及各級政府部門公務員等方面。30多年來,該專業為北京城鄉規劃、國土與住房、市政管理、評估咨詢、社區建設、科學研究等領域貢獻了諸多管理、技術人才,近年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
目前,不少院校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開始文理兼收,在高考錄取時對數學、美術功底一般沒有特殊要求,能夠適應多類考生的志愿需求。對于文科生而言,報考該專業最好不要對數學等理科知識有抵觸情緒。此外,想學好這一專業,考生最好對地理、經濟、社會等學科領域有興趣。無論考生未來是立志在地產領域有所發展,還是致力于城市與區域研究,或是熱愛地理學科且興趣廣泛,甚至想為家園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都不妨考慮選擇這個專業。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京招生院校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