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變化統一”的構圖原理和形式美的法則,用來分析優秀作品的構圖,可從中受到啟迪;或用以指導自己在寫生中對構圖的研究與練習,將有利于加深對構圖原理的認識,提高構圖能力。
畫面空曠,單調,物象與空間失去恰當的比例關系,造成過分懸殊的對比,削弱了兩者之間的整體聯系。將物象加大一些,運用襯布的變化充實和豐富畫面,可加強物象與空間的統一因素.
圖1
畫面悶塞,“不透氣”,物象與畫面空間過分“統一”,缺少對比與變化因素??s小物象,增加“透氣”的空間,使兩者構成恰當的比例關系。在空間的襯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鮮明地呈現于畫面.
圖2
畫面呆滯、刻板、完全對稱的布局,造成“統一”有余,變化不足。適當調整物象的空間位置打破完全對稱的布局,加強變化的因素,構成均衡的構圖形式。通過主次,輕重的對比求得變化,增強構圖的美感。
圖3
畫面只有“聚”的統一,而無“散”的變化,造成“擠壓”感。要改變物象過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錯落,互相響應的布局,在統一中變化,增強構圖的美感。
圖4
畫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物象集中偏向畫面一側,雖有變化但失去統一,造成畫面的不穩定感。適當調整物象的空間位置,構成異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異形”求變化,“同量”求統一,保持重心穩定,取得統一而富于變化的構圖。
圖5
畫面零散,缺少聯系。變化與統一的關系處理不當,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間變化,忽視了相對的集中統一,造成構圖松散。調整布局,形成相對集中的構圖中心,通過“聚”與“散”,“主”與“次”的對比,在變化中求統一
圖6
更多信息請查看美術高考培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