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怎樣合理地選擇專業?
(1)建議選擇喜歡的專業。絕大部分學生在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向將決定一生所從事的職業,從這個方面說應盡量選報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不喜歡,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學習也很無味,畢業后從事這方面工作,也很難有所成就。同時,如果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往往在復習時能夠得心應手,比較容易培養自己的興趣,發掘自己的潛質和特長。
(2)建議選擇與大學階段所學專業相關的專業。這種情況下,由于大學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本專業基本情況和發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課復習起來往往會順利一些,比較得心應手。將來從事進一步的研究通常也會上手更快一些。
(3)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實力。只有既認清形勢,又認識自身實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這里需要說明一下,自身實力并非指本科階段的學習成績,這是兩碼事。一個基礎較差的人只要采取適當的方法,意志足夠堅強,加上一定的客觀條件,總是可以成功的。很多考上的朋友在本科時成績都不是太好。這里的實力是指由你的意志力、智力、復習時間、試卷難度等決定的你大概能達到的一個水平。
如果自我感覺實力較弱,那最好選報本專業,專業知識有基礎,可以節約更多時間彌補弱勢學科。如果不喜歡本專業且感覺實力不強,那最好選報自己喜歡且競爭力小的專業。
如果感覺自己的基礎很扎實,而且很早就有換專業的打算和準備,可以考慮換一個相對不錯的專業。但必須得注意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說,計算機和經濟管理類專業是眾所周知的熱門專業,但專家提醒考生,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讀這些專業的研究生。比如計算機研究生,計算、離散數學類、通信類、數學系的學生讀起來可能會輕松許多。而經濟管理類研究生也是看起來容易讀起來難,因為經管類對數學的要求高于理工類。所以,本科階段在數學學習上要求不是很高的專業的學生讀經濟管理類研究生可能會吃力些。
(4)要把握社會宏觀走勢,判斷社會各行業需求。了解行業特點,分析需求總量。
有些行業伸縮性很大,向其他行業滲透也很厲害,因此很難“飽和”。可以參照國外情況。盡管社會制度不同,但各國社會發展的近似階段對人才的需求也表現出某些相似性。它們今天的熱門行業,可能就是國內數年、十數年后的熱點。最后了解專業招生單位情況。一些招生單位的所謂熱門專業,其實根本就不具備起碼的師資、經費和辦學經驗。如果僅看熱門專業就報考,很可能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