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專業選擇應該要有前景預測
近年來,由于受社會供求的影響,文科類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經濟、MBA、會計,理工科類的醫學、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社會需求量比較大,找工作普遍比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較高,屬于當前比較熱門的專業。通過最近幾年的報考情況分析,可以看到這些專業報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競爭十分激烈。
對于考生來說,顯然不能以專業的報考集中程度的高低來決定自己的取舍,集中度高低并不簡單地代表競爭的激烈程度。因為專業報考人數的多少,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是設置這些專業的學校的數量;二是專業是否是各個學校的大專業,如果本科生多,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多,那么報考的考生當然也多。我們知道往往報考考生最多的專業都是絕大數學校都設置的專業,而且是屬于大專業范疇,因此雖然部分專業總體的報考人數很多,但并非所有學校的競爭都很激烈,考生應該全面分析,不宜僅以報考人數來判斷專業的冷熱程度和競爭激烈程度。而且我們不應該盲目地跟從大眾的潮流,報考所謂的熱門專業,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量體裁衣,準確地為自己定位。
從近幾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的情況來看,計算機、法律、通信和財會等專業依舊是熱門。
(1)計算機類專業:多層次培養是趨勢
計算機類專業仍然是以后研究生考試報名的熱點。計算機類專業在人才需求總量不斷增大的同時,需求檔次也在逐漸拉開,下到簡單的錄入人員,上到科研人員。因為計算機方面的工作需求量比較大,所以對于此專業的畢業生也相對容易找工作。如果從事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不太挑剔,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但對于相對高層次的崗位,例如項目研究人員,能夠勝任的人選依然不多。雖然同為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但工作性質不同,其薪酬也大不相同。
(2)法律類專業:研究生幾年內都緊缺
近年來法律碩士報考人數也增長迅猛。自從中央明確提出建立法治國家后,需要大量高層次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從司法本身發展而言,司法、立法、執法都需要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本科生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的需要。而法律碩士均有非法律專業的背景,可以解決復合型人才需求和跨學科的問題。從學科專業性來講,我國法律碩士學位的設立也是為法院、檢察、公安系統培養高級人才。以中國政法大學為例,2003屆、2004屆法律碩士畢業生十分走俏,全國各公、檢、法等司法部門和國家機關、大型集團公司到學校與當年法律碩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
(3)通信類專業:碩士培養將實用化
近幾年來通信類專業招生持續升溫,本科和碩士報名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這和國內通信行業發展迅速以及國外相關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人才就業前景廣闊都不無關系。
目前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和知識面都是企業考察人才的指標。通信類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就業面非常之寬,除傳統的電臺和電視臺之外,通訊公司等企業也是吸納畢業生的“大戶”。
(4)財會金融類專業:高端人才前景看好
目前我國金融類人才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缺乏能夠充當“領軍人物”的高級管理人才,精通外語、法律及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法律、咨詢、中介和會計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有國際金融經營理念和從業經驗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務人才。
會計專業碩士是一個新興的培養方向。會計專業碩士瞄準的是具備一定基本素質,在未來發展中需要繼續學習會計知識的高級人才,范圍就不局限在財會領域,同時還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更加適合在職人員的深造。會計碩士在課程的設置上注重的是會計實務和操作能力,其中突出的特色就是“國際化+實務性”,但是和國際證書的區別在于,案例分析、討論,實踐、實習鍛煉是課程的“重頭戲”,而非強調課程的國際化背景。從教學方式來看,比較接近于在職MBA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