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材料
(一)中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我們是在物質技術基礎低下的條件下起步的。目前發達國家的生產技術基礎比我們優越得多’它們的方向是朝著高新技術產業化、高新技術產業主導化、高新技術產業主導普遍化的態勢發展,并且前二者基本解決,而我們則是在前二者才局部解決,后者相距尚遠的條件下去發展的。
第二,我們是在勞動生產率落后的起點上趕追的。目前我國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才“只相當于世界先進水平的5%左右’’。再從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美國20世紀60~70年代國民生產總值中,國民財富增長的71%來自科技進步。相同時期,日本科技進步因素占國民財富增長的65%。而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前的30年間,經濟增長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僅達25%左右。9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貢獻率已達80%,而我們才達到30%左右。如果我們不依靠科學技術來提高勞動生產率,不僅難以達到制定的目標,而且還會加大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第三,我國的資源稟賦差且利用率低,彌補不了其他方面的差距。從資源條件看,我國農牧業不占優勢。從礦產資源上看,由于人口眾多,按人均占有礦產資源量計算還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居世界第80位左右。這種能源現狀僅能維持自給,靠其創匯來彌補經濟發展之不足根本沒有余地。
第四,我國的富裕程度偏低,支撐國際競爭難以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未來在吸收外資和技術方面,將處于競爭更加激烈的境地。如果我們不抓緊時間、抓住機遇,不能通過依靠科技使競爭能力有一個較大的提升,那么我們的發展環境將會惡化。
第五,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偏低,科技人員數量嚴重不足,不能適應科技現代化的需要。
第六,我國人口眾多且增長過快,這是實現戰略目標的主要障礙。由于人口過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便被人口大國的分母效應所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