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問題
一些黨政機關違規修建辦公樓等樓堂館所現象又有所抬頭,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有的違反審批程序,越權審批,擅自提高建設標準、擴大建筑面積;有的不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經濟實用性,盲目攀比,貪大求洋,搞豪華裝修;有的不惜貸款、舉債,甚至挪用扶貧款、救災款等專項資金修建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對此,群眾反映十分強烈。
案例1:河南省濮陽縣是一個省級貧困縣,每年都需要上級投入數億元資金維持縣財政運轉,但該縣卻斥資數千萬元修建縣委縣政府辦公大樓,被當地群眾稱為濮陽的“天安門”,辦公樓周圍是一座座漂亮的別,墅,里面住著各部門官員。而該縣還有數萬平方米的學校教室仍是亟須改造的危房;
案例2:鄭州惠濟區就以一個氣勢宏偉的“白宮”博得“世界第一區政府”的“雅號”;
案例3:重慶市忠縣黃金鎮依山建起形似天安門城樓的仿古式辦公樓群;
案例4:重慶市萬州天城交通局僅有12名在職職工,卻建起兩棟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的歐式風格辦公樓;
案例5: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西省渾源縣,年縣財政預算還不到1億元,縣檢察院卻耗費1000多萬元建起豪華辦公樓;
案例6:廣東河源市東源縣徐洞村70%的村民未脫貧,只有7個村干部的村委會卻耗資400多萬元興建起6層辦公樓,2000平方米的院子有停車場、假山、噴泉、草坪;
案例7:山西省忻州市煤礦安監局向煤礦借錢建造了超標準的辦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