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日益深化以及我國投資環境和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潛力巨大的市場,引起了全世界跨國公司的注意。將制造基地轉移到中國,成為許多跨國公司的重要發展戰略。這為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一)中國制造業的發展現狀
1.具備廣闊的消費市場
中國制造業的目標市場是二元性的,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對中國制造業來說幾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目前出口額占中國制造業總產值的比重接近50%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首先,中國人口眾多,人民的生活水 準在不斷上升,若中國人均消費增加一元錢,那總計的數額就非同小可了;而且按照目前發展趨勢,中國 市場潛力巨大,還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其次,經濟全球化要求任何國家的發展不能固守其本國市場,必 須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國制造”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市場地位和份額的持續快速增長。 走出國門,同時依托于牢固的國內市場,“中國制造”必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廉
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核心內容之一。分析認為,目前中國制造業人工成本水平較低,僅為近1200美元,不足發達國家的3%,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仍可以保持這種優勢,而且國內東部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發展的差異,可以保證勞動力優勢的延續。勞動力優勢和市場優勢是推動我國制造業發展的根本優勢,是中國制造業得以崛起的基礎條件。
3.具備較強的柔性生產能力
“中國制造”的柔性生產能力相當強,機制靈活,以一批中小企業為代表的制造企業能根據市場和顧客 的需求,迅速改變生產模式,及時完成大批量訂單。這等于在生產能力較強的基礎上,既增加了生產效率, 又降低了成本,很好地滿足跨國公司全球化生產的要求。
4.新材料的全面創新
“中國制造”的優勢體現在低價格上,而低價格的主要原因除了勞動成本低外就是材料的全面創新。材 料的全面創新不但降低了產品的價格,而且提升了產品更新的速度。“中國制造”之所以能夠崛起,關鍵在 于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快,產品能夠牢牢把控市場需求。而產品更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新材料的發明創 造。冰箱、彩電、個人PC、手機等,每一次突破性進展都是由于關鍵零部件的材料更新所引起的。
5.具備充沛的創業活力
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充沛的創業活力、創新活力和強烈的創業沖動。目前國內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 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口無法充分享受社會保障。工業化過程中,從農業(農村)轉向工業(城市)的大量人 口沒有社會保障,這就導致脫貧脫困、勤勞致富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其中的一部分人演變成為 企業家。
6.比較完善的工業配套設施
“中國制造”總體競爭力不強是事實,但已經擁有比較完善的工業配套設施,這也是與其他發展中國家 甚至是某些較為發達的國家相比的重要優勢。工業配套設施的完善,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跨國制造公司快 速、大規模生產的需要:縮短零配件采購時間、有效實施本土化、最終降低生產成本。
7.具備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政策支持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最根本優勢,設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及其不斷深化,中國繼續處于 封閉、落后的狀況,就不可能出現世人所稱道的“中國制造”。在加入WTO后的今天,國際經濟爭端此起 彼伏,經驗明顯不足的中國制造企業更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與政策支持,以提高其整體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