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2013年大連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簡介及專業介紹
來源:大連大學招生網 閱讀:1933 次 日期:2014-02-26 17:27:1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3年大連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簡介及專業介紹”,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信息學院設計算機系、自動化系、電子工程系、數學系、計算中心以及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計算機工程實驗室。教學實驗設備總值達1000多萬元;自2008年,在建微電子通信與IT產業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遼寧省信息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驗區。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七個本科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科學、軟件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應用數學碩士點。學院現有教職工119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6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1635人。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是遼寧省重點學科和遼寧省特色優勢學科。學院現有國家863信息基礎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通信網絡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通信與信號處理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遼寧省微波光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在科研方面,近3年來,信息工程學院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1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總裝備部預研項目18項、以及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科研經費年均超過1000萬元;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其他省部級獎勵12項。學院非常重視與國內外大學間的學術交流,與日本島根大學、長崎綜合技術大學、日本奈良佐保短期大學、日本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以及臺灣圣約翰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在校本科生去國外交流學習。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學院本科教學特色之一,每學期都有200余名學生參加多類科技活動。近幾年,有百余名學生獲得了挑戰杯創業大賽、全國智能汽車大賽、國際及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國際微軟程序設計大賽、ACM程序設計大賽等不同級別的獎項。學院還積極與大連、北京地區的IT企業合作,探索“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在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拓寬了學生就業渠道。幾年來,我院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軟件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軟件工程基礎理論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接受現代軟件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識和效益意識、工程實踐能力和專業外語應用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軟件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軟件設計、集成與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軟件工程技術和軟件管理人才。

培養模式和專業特色:本專業建立了與信息技術發展及市場需求等外部環境互動的課程體系,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實行三年在校理論學習、一年公司內項目實踐的“3+1”培養模式。在為學生建立寬厚軟件工程理論的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項目實踐能力;并將學分制輔以靈活的培養計劃拓寬學生的就業空間。

主要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軟件系統分析與設計、軟件體系結構、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教育、企事業和行政管理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技術人才。

培養模式和專業特色:強調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同時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專業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校企聯合“3+1”人才培養模式,每年約有一半的學生在IT等企業進行近1年的IT項目實踐。

主要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系統原理、操作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編譯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Java開發技術、.Net開發技術、嵌入式系統、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掌握信號與信息處理、信息傳輸與交換等技術,具有良好的外語能力,具有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制、生產、應用和開發的能力,能為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和專業特色:在教學上將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以及通信技術與計算機軟、硬件技術有機結合,強化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在IT領域中的應用,注重電子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學習,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形成理論和實踐并重,分析和綜合并重的專業特色。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信息論與編碼、電磁場與電磁波、自動控制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子系統設計、C/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隨機信號檢測與處理、EDA技術及應用、DSP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寬帶通信技術、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自動化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技術與應用以及網絡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成為能在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維護、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的應用型自動化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模式和專業特色:根據社會的需求和大學生就業需要,2009年對本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了新一輪修訂,著力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依托工作室為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良好平臺,每屆有二十余名學生分獲“飛思卡爾”杯全國智能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計算機仿真大獎賽以及“三菱電機自動化”杯全國大學生自動化系統設計競賽等不同級別的獎項。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C/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機原理及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技術、過程檢測及儀表、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過程控制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通信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以“厚基礎、重實用、寬口徑”為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通信與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通信理論、通信系統、通信設備以及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和開發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模式:本專業設計了“研究開發型”和“工程應用型”兩種培養模式。前者注重基礎理論的深入學習和研究開發能力的培養;后者注重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模式。

專業特色:本專業設置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實驗實訓體系,配有豐富的無線通信、通信網絡、無線傳感器等先進的硬件設備,讓通信專業本科生具有充分的動手空間,并致力于發展本科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的早期培養、重點培養;使學生掌握信息傳輸的基本原理,掌握通信系統中的編碼、調制與復用技術,掌握通信電子線路與系統設計的專門技能,進一步掌握現代通信系統如蜂窩移動通信、無線傳感器網絡、光纖通信、衛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設計方法。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據庫系統原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系統仿真、信息論與編碼、現代交換技術、寬帶無線通信、光纖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衛星通信、寬帶通信網絡、現代調制解調技術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以信息領域為背景,由數學、計算機科學、運籌與控制科學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新的學科。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與計算數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并能運用所學數學理論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進行科學計算和軟件設計及開發,解決信息與計算科學領域的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廣泛,可以在科技、教育、信息產業、經濟金融等部門從事教學、科學工程計算、軟件開發及應用或管理工作。

培養模式和專業特色:立足于大連信息產業發展的需求,經過近十年的不斷實踐與探索,逐步形成了“強基礎、寬口徑、重實際、有側重、創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培養方案。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大學物理、數值分析、運籌學基礎、C/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微分方程數值解,數學物理方程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培養目標: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具有數學教學與研究能力及創新精神的中學數學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或數學與應用數學專門人才。

培養模式和專業特色:實施“數學專業教育與教育技術有機整合、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人才培養模式。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受到嚴格的數學思維訓練,建立扎實的數學基礎;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并了解近現代數學和數學教育的發展,培養較強的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通過從師素質的培訓及教育科學的學習,形成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和從事數學教學研究的能力。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近世代數、高等幾何、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數值分析、初等數論、當代教育學、心理學、數學教學論、微格教學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物聯網工程專業

物聯網工程為物聯網相關產業培養信息技術領域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企業、事業單位、公司、電子商務、金融、物流等行業從事計算機安全、物聯網建設和嵌入式開發等相關技術工作。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和物聯網相關的電子信息、計算機、檢測和傳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良好外語運用能力,能勝任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及物聯網應用系統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模式和專業特色:采用校企聯合“3+1”辦學模式,強調突出應用,并立足于工控物聯網領域,依托計算機應用和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展開以物聯網軟件、云計算、無線網絡技術、嵌入式系統、信息處理等計算機應用技術為重點的基礎理論和工程素質教育,形成物聯網工程專業建設特色。該專業培養目標明確,知識體系全面,課程設置突出物聯網軟件開發的特色。教學環節強調實踐教學,校內實驗、企業實習、創新項目、學科競賽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主要課程:物聯網工程導論、物聯網體系結構、傳感器原理及應用、RFID與智能卡技術、物聯網通信技術、物聯網數據處理、嵌入式系統原理、物聯網控制技術與應用、物聯網工程規劃與設計、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等。

基本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商丘市| 渑池县| 潢川县| 沭阳县| 公安县| 上思县| 布拖县| 丽水市| 宁强县| 海宁市| 镇安县| 渑池县| 河池市| 观塘区| 沿河| 奉化市| 明水县| 依安县| 大安市| 三门峡市| 郴州市| 阆中市| 茂名市| 邵东县| 罗源县| 湘潭市| 双峰县| 威宁| 石楼县| 体育| 八宿县| 平乐县| 营口市| 齐河县| 桃源县| 铅山县| 宁化县| 宁晋县| 巴林左旗|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