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下旬以來,發生于四川省資陽市等地導致80人感染,19人死亡的“怪病”,近日終于有了初步的診斷結論。2005年7月25日,衛生部和農業部發布的通報,“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有關專家初步認定,疫情系由豬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人一豬鏈球菌感染。”在縈繞多日的“原因不明”之后,終于有了疫情病因的初步認定。從這次四川“人一豬鏈球菌感染”疫情發生前后的種種情狀中暴露、折射出的農村衛生防疫現實,以及其背后的農民生存現狀,讓人難以釋然,倍添沉重之感。
據兩部委的解釋,引起這次人感染豬鏈球菌的直接因素為宰殺、加工病死豬。而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感染者之所以染病,大都是吃過病死豬肉,或者殺豬時,由于血液感染。很明顯,病死豬肉沒能得到及時控制、銷毀,是這次豬鏈球疫情暴發的直接原因。
我國《動物防疫法》規定,“國家對嚴重危害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動物疫病實行計劃免疫制度,實施強制免疫”。對于“對人畜危害嚴重”的動物疫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采取隔離、撲殺、銷毀等強制性控制、撲滅措施”。
雖然,當地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控制措施,對防止疫情的擴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一個多月后,遍布資陽、內江市等地23個鄉鎮(街道)、49個村,死亡19人的疫情范圍和嚴重后果,還是告訴我們,當地農村衛生防疫脆弱的現實不容回避。為什么那么多的病死豬肉,會游離于檢疫部門的管理之外,成了農民的盤中餐、口中食?我們的農村衛生防疫體系,是否還存在許多諸如監管死角、應急反應效率和能力不足等不可忽視的問題?
當然,許多疫病感染者吃的都是自家病死豬肉,而且患者在感染疫病后沒有及時主動治療,也是造成這次疫情嚴重后果的重要原因。可是,接下來的問題又是:為什么大量農民會明知病一死豬肉不健康,還要去吃呢?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吃病死豬肉的危險?或者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無疑,這里透露出的農民生存現狀,更令人憂心忡忡。當地一位政府官員感嘆:“農民收入太低,有病不愿看,小病硬是拖成了大病”。
因為農村防疫體系存在種種不健全的問題,所以農村農民最易被疫情“光顧”。同樣,因為農村農民本身生活收入的貧困、拮據,在疫病面前他們尤其顯得脆弱、無奈。這樣的農村衛生防疫現實令人擔心,這樣的農民生存處境令人痛心。這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滯后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加強農村鄉鎮衛生院預防保健、急診急救、傳染病救治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條件,已成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