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保險制度逐步完善、就業培訓機制日趨健全、經濟發展穩定增長……人口占全球總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面對持續供大于求的勞動力市場,正從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大力拓展就業空間兩方面努力解決失業問題。統計顯示,中國目前擁有從業人員7.3億,近年全國從業人員的年均增長不到1%,與此同時,每年新增需就業人口高達1200萬左右。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失業問題,1999年國務院就頒布了《失業保險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失業保險制度。目前,全國已有1.3億人參加了失業保險,全國月平均領取失業保險人數為348萬人。
針對下崗及失業人員普遍存在的知識老化、技能單一、年齡老化、缺乏競爭力的特點,中國政府實施了職業培訓計劃,以提高全民就業能力。從1998年開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在全國組織了“三年千萬”計劃,即在3年內為1000萬下崗職工提供就業培訓。第一期共培訓了1200萬下崗職工,其中780萬人重新找到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二期再就業培訓計劃,也將在明,年底前再培訓下崗職工400萬人,失業人員600萬人以上,培訓后一定期限內的再就業率力爭達到一半以上。
在努力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的同時,中國政府也大力拓展就業渠道。近年來,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將開發就業崗位的著力點放在了第三產業上,一方面繼續拓展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領域;另一方面重點發展包括清潔、綠化、保安、公共設施養護在內的社區服務業,并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
解決就業根本出路在于發展經濟。中國經濟不斷增長為就業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金融保險、中介組織、休閑產業的快速發展,又提供了一些新的就業崗位;國有企業脫困,出口形勢看好等,為就業拓寬了渠道;積極財政政策的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大量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都會為更多的人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按照規劃,2005年前,中國政府會采取一切措施保證每年增加8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但是,中國經濟學家胡鞍鋼也強調,從全球背景看,失業是全球性的發展難題之一。就中國而言,今后一段時期失業人員占求職者比例仍會持續上升。中國解決就業問題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