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農村政策是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基石,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稅務部門必須把中央近年來出臺的各項涉農稅收政策落到實處,并結合新農村建設的新情況、新要求,不斷調整和完善稅收政策,努力探索稅收支農新途徑,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效力。
認真落實各項涉農稅收政策。一是貫徹落實農業生產經營稅收優惠政策,促進農業發展。對農膜、化肥、種子、種苗、農藥、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實行增值稅優惠政策。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實行減免所得稅等優惠政策。認真執行提高個體工商戶增值稅起征點的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全面落實增加農民收入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進入各類市場銷售自產農產品的農民取得的所得,不征個人所得稅。對農民取得的農業特產所得和從事種植業、養殖業、飼養業、捕撈業的所得,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等。三是認真落實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國家確定的貧困地區新辦的企業實行在3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對企業、個人向貧困地區的捐贈實行稅前扣除的優惠政策。對國家確定的貧困縣的農村信用社實行定期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四是認真執行應對禽流感疫情影響、扶持家禽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為確保各項涉農稅收政策落到實處,各級稅務部門要加強對政策落實工作的組織領導,大力開展政策宣傳,同時加強監督檢查。
積極研究完善稅收支農政策。稅務部門要按照中央要求,研究完善稅收政策,加大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力度。一是研究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稅收政策。研究實施鼓勵企業建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的稅收政策,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研究完善農產品出口退稅政策,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研究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開發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質產業,積極發展節約型農業。完善農產品收購和加工的增值稅制度,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值稅改革試點。二是研究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稅收政策。運用稅收政策,促進小城鎮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服務“三農”的作用,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擴大就業,發展多種經營,增加農民收入。
努力探索稅收支農新途徑。建設新農村是一項長期任務,有很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稅務部門應注意把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開拓新思路,努力探索稅收支農新途徑。應探索通過稅收政策等手段,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引導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參與新農村建設;探索通過稅收政策等手段,促進農村教育、科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在研究稅收支農新政策的同時,也要完善稅收支農優惠方式,確保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