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理學院
加試科目:近世代數
一、基本概念
1.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以及集合之間的運算。
2.理解映射的概念,能在集合之間建立映射關系,并能判斷兩個映射是否相同。
3.掌握一一映射的定義,并能建立兩個集合之間的滿射、單射、一一映射,能判定給定的映射是否是一一映射。
4.掌握同態映射的概念,理解同態與同態滿射的關系,并能判定映射是否是同態滿射。
5.掌握同構映射和自同構的概念,能區分同態與同構的差別,理解兩個具有同構關系的集合之間的關系,并能判定給定的映射和運算是否是同構關系,能建立兩個集合之間的同構映射。
6.理解關系和等價關系的概念,熟悉剩余類的基本特性。
二、群論
1.了解群的第一、第二定義,掌握有限群、無限群、群的階和交換群的概念。
2.充分掌握單位元、逆元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了解消去律的定義,能熟練掌握群與階的關系,會計算群元素的周期。
3.理解群同構、同態的定義,掌握和一個群同態的集合也成群的證明,掌握群同態的有關性質。
4.掌握循環群的定義和由生成元決定循環群的性質與特點。
5.理解置換與置換群的定義與性質,掌握每一個n元置換都可以寫成若干個互相沒有共同數字的(不相連)的循環置換的乘積的證明與運用。理解有限群與置換群的同構關系。
6.了解子群的定義,掌握群的子集成群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條件與判定定理,了解群與子群中的單位元與逆元的關系,以及子群與子群之間的關系。
7.掌握陪集的定義,以及與等價關系和分類之間的關系,了解子群與陪集之間的映射關系,并能證明有限群的階能被元的階整除的定理,以及階為素數的群一定為循環群的證明。
8.了解不變子群的定義,能掌握一個群的子群是不變子群的充分必要條件的定理,理解商群的定義。
9.了解核的定義,掌握兩個具有同態關系的群之間子群或不變子群的象的性質。并能將子群或不變子群的性質運用到循環群、變換群等中。
三、環與域
1.熟悉環的定義,環中的計算規則。
2.理解交換環的定義,熟悉單位元、逆元和零因子的性質并能熟練運用。掌握消去律與零因子的關系。
3.了解除環的定義,理順環——交換環、有單位元環和無零因子環——整環、除環——域的關系。
4.理解子環、子除環的定義,并能寫出子整環、子域的概念,熟悉子除環的子集作成子除環的條件,了解同態、同構環之間的性質,并對環、除環的中心有一定的了解。
5.了解多項式成環,熟悉多項式環中的未定元、次數以及系數、無關未定元的作用。
6.理解理想子環的構成,以及零理想、單位理想和主理想的構成,能判斷一個環是否是理想子環,和理想子環是否為主理想子環。
7.掌握沒有零因子的交換環一定是一個域的子環,了解商域的構成,并掌握同構的環的商域也同構的定理。
四、整環里的因子分解
1.了解整除,單位、相伴元和平凡因子、真因子、素元的概念,以及掌握整環中不等于零的元有真因子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條件,掌握唯一分解的定義,了解整環中的元是否都有唯一分解。
2.知道唯一分解環的定義和性質,以及公因子、最大公因子的概念和定理,了解互素的概念。理解判別唯一分解環的方法。
3.理解主理想環的概念和引理,能證明主理想環是唯一分解環。
4.了解歐氏環的定義,理解歐氏環、整數環都是主理想環與唯一分解環的證明,并能證明域一定是一個歐氏環。
參考書目:《近世代數基礎》,張禾瑞,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修訂本。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