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大學化學》
一、考查目標
大學化學是海洋化學方向的專業基礎課程,是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測定各組分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質化學結構的一門學科。學生必須掌握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化學研究的方法與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及海洋科學融合,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核內容包括溶液和膠體、化學反應的能量和方向、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物質結構簡介、分析化學概論、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與沉淀滴定法、配位化合物與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反應與氧化還原滴定法、電位分析與電導分析、吸光光度分析法、分析化學中的重要分離方法、其它儀器分析簡介等。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選擇題(40%)、填空題(20%)、簡答題(50%)、是非題(10%)、計算題(30%),共計150分。
2、內容結構
無機化學內容占(40%)、化學分析內容占(50%)、儀器分析占(10%)。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1、溶液和膠體
理解稀溶液依數性,能應用稀溶液的依數性根據物質的粒子性大小定性判斷有關物質的物理性質(溶液的凝固點下降、沸點上升,蒸氣壓下降等),能根據膠體吸附性質正確書寫出膠團的結構及根據膠粒帶電性判斷膠體的凝沉值能力的大小。
2、化學反應的能量和方向
掌握 、 、 的概念及利用物質的 、 、 計算反應的 ;掌握蓋斯定律意義及計算應用;能應用吉布斯函數變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3、化學反應的能量和方向
掌握濃度、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及活化能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理解速率常數k的特點,掌握多重平衡的計算規則,利用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式計算摩爾吉布斯自由能,并判斷在非標準狀態下反應自發進行的方向,利用Q和Kθ的關系判斷反應自發進行的方向,掌握濃度、溫度、壓力對平衡常數及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4、物質結構簡介
了解原子軌道和電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掌握描述電子運動狀態的四個量子數的取值范圍和物理意義,掌握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特殊情況除外)規律,理解雜化軌道理論與分子空間構型的關系,了解晶體的種類及基本性質。利用化學鍵、分子間力、氫鍵和晶體類型說明物質的有關性質及遞變規律。
5、重要生命元素
了解人體中重要的生命元素及主要化合物的性質。
6、分析化學概論
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掌握有效數字的計算,誤差,偏差的計算,誤差的來源及消除的方法。
7、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
酸堿質子理論的概念;影響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移動的主要因素;質子條件式;酸堿水溶液的酸度及有關離子濃度的近似計算。介質酸度對弱酸、弱堿存在形體的影響。緩沖溶液的原理、組成及pH值計算。酸堿滴定原理、指示劑的變色原理、變色范圍及指示劑的選擇原則。影響滴定突躍范圍的因素,掌握弱酸弱堿能被準確滴定的條件,以及多元酸、堿能被準確滴定及分步滴定的條件。
8、沉淀-溶解平衡與沉淀滴定法
溶度積概念,溶度積與溶解度的互相換算;溶度積規則的應用及有關計算。莫爾法、佛爾哈德法和法揚司法的原理、指示劑以及重要應用。
9、配位化合物與配位滴定法
配合物的組成、結構和系統命名;運用價鍵理論熟練地判斷配合物的雜化類型和空間構型、磁性和穩定性; 利用標準穩定常數進行配位平衡的有關計算;條件穩定常數的概念以及酸效應對穩定常數的影響;配位滴定原理及指示劑的選擇;配位滴定的條件及應用。
10、氧化還原反應與氧化還原滴定法
原電池的組成、電池符號的書寫和電極電位的基本原理,能應用標準電極電位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標準態下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次序和限度(計算平衡常數)。熟練運用能斯特方程計算非標準態下的電極電位(即濃度、酸度、沉淀和配合物的生成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熟練應用元素電位圖判斷歧化反應、反應產物、物質的氧化還原性及穩定性。條件電極電位的概念,氧化還原滴定的基本原理及化學計量點電位和突躍范圍的計算。常用氧化還原劑的類型及指示終點的原理。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和碘量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11、電位分析與電導分析
掌握電位分析法及其原理、氟離子選擇性電極的應用,溶液pH測定原理及其應用,熟悉電導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12、吸光光度分析法
了解分子吸收光譜的形成;掌握無機、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可見吸光譜;熟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和使用;了解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應用;掌握有機化合物紫外可見光譜法定性定量分析原理。
13、分析化學中的重要分離方法
了解常用的經典分離和富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了解現代分離方法的基本原理。
14、其它儀器分析簡介(為一般了解)
1)、紅外可見光譜
了解紅外光譜的形成;掌握有機物紅外光譜的電子躍遷;熟悉紅外光譜儀的結構和使用;了解紅外光譜分析方法的應用。
2)、原子發射光譜法
了解原子發射光譜的產生;掌握原子能級與能級圖;基本了解譜線的自吸與自蝕;了解原子發射光譜儀器(基本結構、主要部件和儀器的類型);掌握原子發射光譜的負性(元素的分析線與最后線,鐵光譜比較法,標準試樣光譜比較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原子發射光譜的定量分析關系式,定量分析方法)。
3)、原子吸收光譜
了解原子吸收光譜的產生;基態原子數和激發態原子數的關系;了解原子吸收光譜輪廓;了解譜線變寬主要原因和對分析的影響;熟悉儀器(光源;原子化器等);了解干擾及其消除方法;掌握原子吸收分析法;掌握靈敏度及檢出限。掌握原子熒光法基本原理;熟悉儀器。
4)、氣相色譜法
了解氣相色譜儀以及氣相色譜固定相;初步了解氣相色譜檢測器;掌握色譜分離操作條件的選擇;掌握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掌握氣相色譜流動相種類;掌握氣相色譜檢測器分類和應用范圍;了解毛細管氣相色譜法。
5)高效液相色譜法
了解高效液相色譜儀;初步掌握高效液相色譜的固定相和流動相;初步掌握液-液分配色譜法、化學鍵色譜法、液固吸附色譜法、離子交換色譜法;掌握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器種類和應用范圍。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