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服務“三農”是農村信用社的生存之本、發展之源,也是國家對農村信用社推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收、促進農村穩定的基本政治要求,因此樹立品牌,進行重新包裝,優化定位,以有效的配置資源來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市場占有率,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就自己的看法簡議農村信用社的幾個定位:
市場定位。把農村信用社辦成以農村為陣地,立足服務“三農”支持縣域經濟,積極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壯大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實力,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融主導力量,堅持以支持農民增收為目標,為廣大農民提供門類齊全的全方位信貸扶持,把農村信用社真正辦成“農民自己的銀行”,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
服務定位。快捷,方便,安全,準確地為客戶提供高質量、規范化服務,換個角度思考,心貼心的為儲戶著想,使每一位客戶都能來得順心,走得滿意,針對不同的目標客戶,采取不同重點的服務,營造一種舒適安心的氛圍。
宣傳定位。綜合利用多種形式的媒體,以信用社標志物、懸掛物、張貼宣傳物為主,以燈箱廣告、電視廣告為輔,通過營業網點統一外觀標識和營業環境,營業人員的規范化服務等措施,提高信用社在廣大客戶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為信用社開展資金組織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外部條件。
文化定位。為“三農服務”,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塑造親和性信合品牌。建設信合文化、加強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信用社文化的外延。加強人本管理,在內部員工中產生內聚力,形成一個具有信合文化內涵的特色宣傳,確定新的發展目標,明確新的經營宗旨,轉換新的經營理念,弘揚新的企業精神,發揚新的企業作風,運用新的禮儀規范,創造新的業務佳績。
合理的定位有利于農村信用社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并獲得公眾的認同,進而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農村信用社和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