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醫師考試中的科目繁多,小編整理了考試中的部分內容,希望對參加考試的考生有所幫助。
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直接固位體和間接固位體兩種
1)直接固位體:直接固位體主要是卡環,將卡環置于基牙的倒凹區,利用卡環的彈性起固位作用,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固位體。其主要作用是固位、穩定和支持。
①卡環的結構和各部分的作用:以三臂卡環為例,由卡環臂、卡環體、(牙合)支托三部分組成。
A.卡環臂:為卡環的游離部分,富有彈性,環繞基牙。卡環臂尖位于倒凹區,是卡環產生固位作用的部分,可防止義齒(牙合)向脫位。卡環臂起始部分較堅硬,放置在觀測線上或非倒凹區,起穩定作用,防止義齒側向移位。
B.卡環體:為連接卡環臂、(牙合)支托及小連接體的堅硬部分,位于基牙軸面角的非倒凹區,有穩定和支持義齒的作用,可防止義齒側向和(牙合)向移動。
C.(牙合)支托:是卡環伸向基牙(牙合)面而產生支持作用的部分,防止義齒齦向移位,可保持卡環在基牙上的位置。如果余留牙間有間隙,(牙合)支托安放其間可以防止食物嵌塞。如果基牙傾斜移位,與對頜牙接觸不良或無(牙合)接觸,還可加大(牙合)支托以恢復咬合關系。
(牙合)支托的位置:(牙合)支托應在基牙的近遠中邊緣嵴上。如果因咬合過緊而不易獲得支托位置時,可放在上頜磨牙的頰溝處,或放在下頜磨牙的舌溝處。尖牙的舌隆突上也可放(牙合)支托,如尖牙無明顯舌隆突或有齲壞,可先用3/4冠或全冠修復尖牙外形,并留出(牙合)支托凹,然后在凹內放置(牙合)支托。也可放在基牙的切緣上(切支托)。
(牙合)支托與基牙的關系:基牙上的(牙合)支托凹底應與基牙長軸垂直。支托凹最深處位于邊緣嵴的內側,支托與支托凹成球凹接觸關系,即保證(牙合)支托(牙合)力能夠沿牙長軸傳導,同時保證(牙合)支托和基牙間位置穩定,避免產生水平向分離作用。
(牙合)支托的大小、形狀:根據(牙合)支托的材料決定。鑄造(牙合)支托應薄而寬,圓三角形,近(牙合)緣較寬,向(牙合)面中心變窄;底面與支托凹呈球凹接觸關系;(牙合)軸線角應圓鈍,以防止支托在該區折斷。頰舌寬度約為磨牙頰舌徑的1/3或前磨牙的頰舌徑的1/2.其長度約為磨牙近遠中徑的1/4或前磨牙近遠中徑的1/3,厚度為1~1.5mm.若無鑄造條件,也可用扁的18號不銹鋼絲做支托,寬1.5mm,厚1mm,長2mm.
(牙合)支托不應影響就位和咬合,并應有一定厚度,過薄的支托強度差,故應預備足夠的支托凹間隙以容納支托。支托連接體不能進入基牙倒凹區以免影響義齒就位,而且與黏膜間要有一定的距離,使有足夠的塑料包繞連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