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病史
首先要問誘因。給分標準是只要提到“誘因”二字,就全給這1分。
然后要問病情的發生發展,大致包括主要癥狀特點、伴隨癥狀和發病后全身狀態。范圍和要求不會超過診斷教材講到的每個癥狀后附的問診要點。
最后要問診療經過,一般是兩分,給分標準是只要提到“經過”二字就給 0.5分,只要問到做過哪些檢查,用過何種藥,治療效果如何,就給全分。
二、相關病史
相關病史主要是指既往史、個人史、家族中和該疾病有關的一些內容,比如上消化道出血,就要問有沒有肝炎、肝硬化、血吸蟲(這點很容易忘)、飲酒史等等。每個疾病都要問藥物過敏史,否則將會被扣除1分。
現病史和相關病史這兩部分一定要分條分項寫,字跡務必工整。要知道判卷老師一天要批上百份試卷,沒有時間和耐心去慢慢找“誘因、發病、緩解、診療經過”,第一眼看不到就扣分了。還有就是問診條理和是否圍繞主訴問這兩分完全是看評卷老師的心情給分的。所以,卷面不整潔,字寫得難看會很吃虧。
最后,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第一站的時間太短,大家一定要爭取先進考場,坐在后面,拿到手冊和答題紙要立即寫下名字、考號及考試類別。在病史采集部分,把病史采集的公式先寫上,即公式的標題和問診的后幾點!因為這幾點的內容是固定的,無論什么病例都實用。現病史包括:發病誘因、發病相關癥狀、伴隨癥狀、發病后一般狀態、睡眠、飲食、二便、體重。相關病史包括:發病后是否到醫院檢查及治療過,經過及結果如何?藥物或其它物品過敏史,是否有手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