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會計也稱綠色會計(GREENACCOUNT ING),是以多種計量單位,運用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映特定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對人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環境會計是環境學,社會學,經濟資源學和會計學有機結合的產物。企業的環境成本的會計問題主要涉及企業環境成本范圍的確定、分配和計量以及如何正確披露的問題。在表現形式上,主要以貨幣價值形式來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
歷史進入20世紀,人類在創造物質文明奇跡的同時,也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然資源大量消耗,環境污染不斷加深的基礎上,以此帶來的直接后果便是: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的日益加劇,從而直接制約了經濟的持續發展。人類開始逐漸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西方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環境生態學家開始探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調問題,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1987年,聯合國世界經濟和發展委員會(WCED)公布了《我們的未來》的報告,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論述,90年代,會計學術界開始討論并建議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以及世界各國研究相關的會計準則。由此出現了“環境會計”的理論,并逐漸構成了現代會計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