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相同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1)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一致性;(2)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等效性。
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一致性有兩種情況:
一是從長期來看,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差異有縮小的趨勢,最后清算時達成一致,這是由財務管理對象的本質決定的。從長期來看,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產結構將相對穩定,應收款項會盡最大可能收回,長期收不回來的應收賬款將會從賬上減去,因此由于計算屬性而造成的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差異將被時間抹平。所以在企業的現金運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現金增量完全取決于企業盈利的大小。即使企業存在大量的折舊與資產攤銷費用,并且存在一定的應收賬款,只要這些應收賬款在考察期間能夠完全收回,那么企業的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在這一長時期來看仍顯示出明顯的同一性。尤其是如果這一期限長到于企業的壽命一樣,那么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就完全一致了。
二是如果企業沒有應收款項和待攤項目,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完全一致。因為在信用經濟中,按權責發生制確定的收入與支出與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貨幣收入和支出是不同步的。在一定期間,就必然使現金的凈增量與收益表中的利潤項目產生偏差,同樣資本項的支出所占貨幣是在使用壽命中作為費用攤銷而耗費掉的,因此現金流的增量與利潤又不一致。那么如果不存在這些問題,二者應該又是一致的。這當然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在現實中,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或折舊在總收入中的比例較小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計,或是折舊已全部提完,資本仍然在起作用,而且完全以現金銷售的企業,可以近似的認為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稅后凈經營利潤完全一致。
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在企業財富度量上具有等效性。正常經營企業的現金增加,來源于利潤的增長,或者說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目標的實現。這必然要通過企業財務來體現,即企業經營效益的好壞不僅僅通過企業盈利狀況,同時也通過盈利所實現的企業現金性收益來體現。現金性盈利占企業盈利總額的比重,成為企業財富增長質量的決定因素。在這一意義上,稅后凈經營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度量的等效性體現得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