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代碼、名稱:341 農業知識綜合三
專業類別:□學術型 ■專業學位
適用專業:095135食品加工與安全
一、基本內容
農業知識綜合三考試科目是我校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設置的基礎課選拔性考試科目之一,通過考試評判考生是否達到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的水平,其目的是科學、公正、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養要求,為擇優錄取的依據。滿足農業、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對本專業研究生的要求。考試內容涵蓋食品衛生學、食品安全管理與法規、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等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的主干課程。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本領域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1. 食品分析與檢測技術
第一章 食品分析基礎知識
試劑、有效數字、誤差、方法評價、數據處理
第二章 樣品的采取、制備、處理與保存
樣品的采樣、方法、制備及預處理及保存
第三章 食品常用物理分析法
密度法、旋光法、比重法等
第四章 食品常見化學分析法
水分、灰分、酸度、脂類、維生素的測定
第五章 食品碳水化合物的測定
糖類的提取與澄清
單糖和低聚糖的測定
多糖的測定
纖維的測定
第六章 蛋白質的測定
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及測定意義
蛋白質的定量法
第七章 高效液相色譜
高效液相色譜儀器的組成
高效液相色譜中的分離模式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第八章 氣相色譜
氣相色譜儀
氣相色譜分析的樣品制備
2. 食品安全管理與法規
第一章 緒論
食品安全的定義
食品質量管理概要
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相關概念
第二章 影響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預防措施
生物性危害因素及預防措施
化學危害因素及預防措施
放射性危害因素及預防措施
食品加工、包裝、運輸安全
食品過敏、摻偽、轉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第二章 食品標準化
標準化概念、特性、構成要素
標準分類及體系
食品強制性標準的類別
食品標簽與標識標注
食品添加劑標準的主要技術指標
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及技術指標
第三章 食品標準的制定
食品標準制定的原則、范圍、要求、程序
食品標準的結構(要素、層次)
食品標準規范性技術要素
第四章 中國食品法律法規
食品安全法基本內容(總則、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食品檢測)
產品質量法(概念、監督管理及制度、質量體系認證、企業經營者責任和義務)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概念、內容、責任)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法
生產經營者法律責任與處罰
第五章 食品生產許可證和食品市場準入制度
食品生產許可證準入制度(QS標志、意義、內容、申辦程序及審核依據)
QS認證概要
第六章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
HACCP概要、原理
HACCP在食品企業的建立和執行
HACCP認證
GMP概要、內容及認證
第七章 食品的質量管理體系
ISO9000概要
質量管理體系簡要、方法、體系文件主要內容
ISO22000概要、特點、實施目標
第八章 國外食品法律法規
WTO、CAC、FAO、WHO、FDA等相關名詞解釋
美國食品的主要標準體系
美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主要特點
二、考試要求(包括考試時間、總分、考試方式、題型、分數比例等)
(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總分150分
(二)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四)各部分考試內容的考試比例:食品標準30%,食品安全60%,食品分析60%
名詞解釋(30分),選擇題(20分),簡答題(50分),綜合性答題(50分)
三、主要參考書目
(一)食品分析(第三版),楊嚴俊譯,輕工出版社,2013;
(二)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學(第一版),刁恩杰 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三)食品標準與法規(第一版),張水華 余以剛 主編,輕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