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備課技能概述
一、備課的涵義
是指教師在充分地學習課程標準、鉆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弄清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學生怎么學。創造性地設計出目的明確、方法適當的教學方案的過程。備課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要統觀全局,從“宏觀”上考慮制定學期(或學年)的教學工作計劃;二是深入章節,從“微觀”上考慮制定課時(或單元)教學計劃方案(即教案,或稱教學活動設計)。
二、備課的類型
(一)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
個人備課是教師先要熟悉、鉆研和掌握教材,然后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材內容的性質等方面進行分析,寫成教案。在教案中要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具的使用等,要說明各個教學環節的教學方法的使用,提問的方式,教學重難點的處理方法,學生活動形式及時間安排等。
集體備課是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同級同科的教師互相合作,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享教學資源。集體備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集體智慧,發揮團隊效應,培養教師的團結協作精神,共伺提高。
(二)學期備課、單元備課和課時備課
學期備課即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單元備課是在學期進度計劃的基礎上,制定出每一單元的教學進度計劃課時備課是教師根據學期進度計劃和單元進度計劃,對每一節課進行設計。
(三)課前備課和課后備課
課前備課是指教師在上課前進一步研究教案,熟悉教學過程,經過深思熟慮,使教學的課時計劃得以充分落實的過程。
課后備課是指教師在上課后對課堂上的反饋信息進行思考總結,為進一步改進教學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