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病毒結構蛋白在感染細胞內組合成病毒顆粒的過程稱為裝配(Assembly),而從細胞內轉移到細胞外的過程為釋放(Release)。大多數DNA病毒,在核內復制DNA,在胞漿內合成蛋白質,轉入核內裝配成熟。而痘苗病毒其全部成份及裝配均在胞漿內完成。RNA病毒多在胞漿內復制核酸及合成蛋白。感染后6個小時,一個細胞可產生多達10,000個病毒顆粒。
病毒裝配成熟后釋放的方式有:(1)宿主細胞裂解,病毒釋放到周圍環境中,見于無囊膜病毒,如腺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2)以出芽的方式釋放,見于有囊膜病毒,如皰疹病毒在核膜上獲得囊膜,流感病毒在細胞膜上獲得囊膜而成熟,然后以出芽方式釋放出成熟病毒。也可通過細胞間橋或細胞融合鄰近的細胞。
病毒的增殖不只是產生有感染性的子代,絕大多數動物病毒在大量感染的情況下,經多次增殖會產生缺損干擾顆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它是能干擾親代病毒復制的缺損病毒,其核酸有部分缺損或被宿主DNA片段替換。缺損干擾顆粒的基本特性是:(1)本身不能繁殖;(2)有輔助病毒存在時方能增殖;(3)干擾同種病毒而不干擾異種病毒的增殖;(4)在感染細胞內與親代病毒競爭性增殖。由于缺損干擾顆粒的產生,使同種感染性病毒數量減少,在導致病毒的持續性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疫苗中含有大量缺損干擾顆粒會影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