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發展觀的含義和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
所謂發展觀,即是關于發展問題的基本觀點和主張。進一步說,即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們對發展問題的認識會有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即是關于發展問題的科學觀點和主張。發展前面之所以要加上科學,本身就說明發展有可能是多樣的發展,有可能選擇不同的發展道路,就是也可能存在著不科學的發展。科學發展觀就是我們對發展的一種理性認識,是指導發展的一種正確的方法,是我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一種把握。對于一種發展觀是否科學,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把握:第一個方面是看它所依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不是科學;第二個方面是看它對歷史經驗的總結是不是正確;第三個方面要看它是不是符合實踐的要求。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既是總結歷史經驗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面向未來發展的正確抉擇。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的思維理念,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乃至整個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三)科學發展觀反映了我國國情和當前現實要求
科學發展觀是針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提出來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這主要是:第一,資源、環境的不可持續性;第二,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加劇了資源、環境問題;第三,片面追求GDP單一增長留下了很大的隱患;第四,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等方面的缺陷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障礙;第五,國內國外發展不協調;第六,社會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第七,社會穩定問題日益凸顯。這些矛盾和問題,有些是在我國發展的現階段難以避免的,有些則是由于發展觀的偏差所導致或者加劇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緊迫性。